唐城等人联合着李常顺的游击队成功救回那些被日军抓走的百姓.这就算是完成了唐城跟戴燕交换大车骡马时做出的承诺.对於戴燕的挽留.唐城则是直接拒绝.自己好歹也是堂堂的国军上尉.怎么能留在戴家庄弄什么游击队啊.耐不住戴燕的热情挽留.最终唐城他们还是在戴家庄留宿一宿.於次日天明早早就离开了戴家庄前往三都镇.
要想继续顺着修水南下.三都镇是唐城等人的必经之路.有戴家庄来的三个向导带路.唐城他们倒是一点不用担心走冤枉路.三都镇本是个山区小镇.加之日军尚未打到这里.镇子里显得还算平静.窝在大车里的唐城等人跟着戴燕打马进了镇子.此时还是早上.街道上冷冷清清.根本就没几个人.马蹄踩在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嗒嗒嗒”马蹄声都带着回音.大车上的唐城习惯性的左右张望着.三都镇虽是山区小镇.街道倒是很干净.镇子里路面全是一色的青石板铺就.
三都镇并不大.也只有一条主街.街中间有一个高大的牌坊门.听那三个向导们说.这个牌坊还是大明朝正德年间.因为镇子里一个寡妇给丈夫守了二十年的寡.皇帝御赐的贞节牌坊.远远看到前面路边有个卖小吃的摊子.大车上的刘石头和侯三几个便走不动路了.眼巴巴的望着摊子上那口热气腾腾的大锅留口水.
唐城顺着刘石头他们的目光向那小摊子瞟了一眼.然后笑着说道.“走吧.去吃点东西.吃饱了肚子万事皆顺.”唐城轻拍了老东北一把.后者便跳下大车牵着缰绳.拉车的骡子迈动四蹄“嗒嗒嗒”拉着大车奔着小吃摊走了过去.小吃摊上的食客们一看来了一群坐车的大兵.立刻起身.也不管吃完没有.往桌上扔几个钱转身就走.
“哎哎哎.您的汤圆这就出锅了.您别走呀.”小摊的老板拿杓子正从锅里往外盛汤圆.一看要汤圆的食客要走赶紧留人.一抬头正好看到唐城一行人.小摊老板便立马满脸堆笑的换了说辞.“哟.几位老总来了.每位来碗汤圆尝尝.我这汤圆可是祖传的手艺.当年干隆爷下江南的时候御口亲尝过的.鲜香软糯、口齿留香.就是干隆爷给我家祖上汤圆的评价.”这老板的生意经果然精熟.也不管人家是不是冲着他家汤圆来的.上来就是一段熟练之极的说辞.恨不能把他家的汤圆说出花来.
跳下大车的唐城和老东北可不管那么多.大马金刀的先坐到了桌边.唐城更是已经用汤杓从热气腾腾的大锅里舀起一颗汤圆用嘴吹着. “干隆那个老鞑子吃过你家的汤圆.只是听说干隆下的是江南.可没说干隆还来过你们这三都镇啊.”谭飞习惯性的扶了扶自己的眼镜.这才慢条斯理的问了一句.作为一个来自北平的大学生.谭飞知晓干隆下江南一点都不意外.
谭飞这句话一出口.卖汤圆的老板立时惊得目瞪口呆.杓子失手掉到了锅里赶紧伸手去捞.却又被一锅的开水烫了一下.“哎呦”一声.那小摊老板把手伸到凉水桶里去降温了.刚才他的那套说辞不过是瞎编的.他哪里知道干隆下江南的故事.
第一个坐在桌边的唐城好不容易把汤杓里的那颗汤圆吹得不烫了.放进嘴里才咬了一下.忽然间听见了谭飞对干隆的称呼.“噗”的一口就把刚咬进嘴里的汤圆喷到了桌子上.然后就是脸红脖子粗的连连咳嗽.谭飞看着这俩人的反应莫名其妙.不仅是他.就连随后从大车上下来的刘石头和骰子等人也搞不懂卖汤圆的老板和吃汤圆的唐城是个什么意思.“咱连长这是怎么了.不好好的吃东西.这是发的什么癔症.”骰子凑近了小声问谭飞.
“怎么.我说错了吗.已故的孙总理说过:驱除鞑虏.还我中华.要驱逐的鞑虏就是满清鞑子嘛.干隆是满清的皇帝.他不是鞑虏是什么.”见唐城笑的诡异.浑不在意的谭飞梗着脖子强辩道. 咦.把汤圆喷了一桌子的唐城惊讶了.这才扭脸仔细的盯着谭飞看.似乎是不明白这个一脸书呆子气息的家伙怎么会知道的这么多.那个卖汤圆的老板瞪了一会儿眼睛之后也不说话了.他更是不知道拿什么话反驳谭飞.
见唐城只是看着自己却没有做声.谭飞心中这个得意呀.直接仰着个头.用眼角的余光看看唐城.再瞟一眼拿小摊老板.文化人的优越感充满了心田.“这货怎么弄出这幅德行来.”谭飞的得意样子正好被老东北看在眼里.颇为不解的老东北便问向唐城.后者却只是笑着摇头并没有开口说话.“驱逐鞑虏还我中华”这句话是中山先生早年提出来的.意在唤醒全国民众.推翻满清封建腐朽的统治.唐城听黄埔出身的谢波说过这句话.当然也就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和用意.